她刚到了琴坊门口,便看见了阮元义,她走近道:“阮大人怎么来了?”
他拱手道:“端王派来的人仔细查看了那名单一番,生怕不是真的,最后确认了,这才将它取走。不过我早已抄了一份递进宫去了,就算不是真的名单,但日后应当也能有用处。”
她点头,“那便好。”
“对了,谢侍郎方才派我来看看庄四小姐,是否回了琴坊。”
庄蘅愣了愣,“我说我会回来的,他怎的这般不信任我?”
阮元义笑道:“不是不信任,只是谢侍郎着实关心四小姐罢了。还请四小姐在琴坊好生待着,毕竟真出去了,谢侍郎也难免会挂心,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我这条命也保不住了。”
他又道:“对了,谢侍郎让我告诉四小姐,不出三日,此事便能彻底结束。”
第82章了局(上)当夜,庄蘅做……
当夜,庄蘅做了个梦。
梦里有惊慌的人群,高大繁复的宫殿,还有一把熊熊燃烧着的大火,似乎要把通天的楼阁全部烧毁,直到这帝王的霸王也被野火夷为平地。
她感到迎面而来的是一阵大风,混着那把火的炙热。袭来的一瞬间,身体发肤似乎都被点燃,她也被溶成了一滴水。
那把火里她看见了一些她认识的人,庄非,还有谢容止。
她醒来时,仍然想着这个梦境。
她不会相信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梦境,只是无端揣测,也许她当时草草翻过的书页里,有这个片段,只是她当时忘记了。如今临近结局,兴许她又相应地记起来了。
只是那梦境实在真实,她难免有些忧心忡忡。
但她又格外惜命,没准备再出琴坊做什么。说她胆小也罢,去端王府救谢容与完全是因为自己手上有铁证,否则谅她也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她只能等待。毕竟阮元义说过,这件事三日内一定会有个结局。
过了两日,庄蘅还没听得谢容与那边有什么动静,便听忆柳说起了庄初。
忆柳说她那位素未谋面的李家姊婿死了,且是庄初失手杀的她。
庄蘅几乎无法相信。
但想想,她又能理解了。
毕竟最后兴许李家能够翻身,到时候庄初还有容身之处吗?她的痛苦只会绵延不绝,而这本就是场赌注,她担心最后的结局,所以索性提前结束赌注。
忆柳道:“她去官府自首的。可就算是自首,就算是失手,也到底是杀夫重罪,最好的结局也是流刑。”
庄蘅肯定道:“她一定是被发现了,他发现她在替我们做事,然后她逼不得已才动手的。如今只要陛下无事,来日他亲审此案,才会有希望转圜,流刑也罢,至少能保住一条命。”
忆柳叹气道:“如今那边还是没有动静,我心中是愈发的七上八下,也不知到底会如何。你要去看你三姐姐吧?她现在应当在官府衙门,你得去找阮大人帮忙才能见到她。”
已是黄昏,一片残阳如血,血色笼罩。
她又道:“泠泠,早些回来,天黑透前得回琴坊。”
庄蘅点头,这便出去了。
她找到了阮元义,同他说了此事,他便立刻带着她去了官府衙门的班
房,因为尚未定罪,庄蘅便能以“送食”的由头进去看庄初。
她刚进去,便看见已经换了囚服的庄初。
她立刻走过去,蹲下道:“三姐姐。”
“你怎么来了?”
庄蘅难过道:“你为何要动手?这件事还没有最后定数呢,你再忍一忍,说不定就好了。”
庄初摇头道:“他知道了,他找出我之前递出去的东西,拿来质问我。他是个心狠手辣之人,今日他必定要我死,所以我也只能杀了他。”
庄蘅点头,“你做得对。如果,最后陛下无事,谢侍郎去求他的话,他会亲自审这个案子。事情还有转圜,三姐姐,你千万不要有别的想法,先在这里待一些时候。”
已是戌时,天色渐昏沉。
庄蘅又叮嘱了她几句,这才道:“三姐姐,我先去了,等事情过了我再来看你。”
她这便出去了,阮元义送她回琴坊。
谁知她刚回琴坊没多久,约摸亥时初,却见忆柳来唤她,对她道:“阮大人在外头候着,说有要事。”
庄蘅心里生疑,这便重新披衣出去了,却见阮元义在外头焦急候着,见她走来,立刻低声道:“四小姐,端王方才带人从东华门入宫了。”
“你是如何知晓的?”
“其实我并不知晓此事,但在宫中有人递了信进来,只怕现下宫中已成沸鼎之糜。谢侍郎也进了宫,但并未通知任何人。我既然知道了这个消息,总不能坐视不理。现如今我该如何,我也不知,只能来同四小姐商量。”
庄蘅也愣了,半晌才道:“他既然未告诉你此事,必然不想让你知晓,更不想让你进宫。宫中如今凶险,你恐怕也进不去吧。”
他拧着眉,仍旧焦躁不安。
她只能勉强镇定下来道:“阮大人,你进来,同我一块儿等消息吧。”
他道了声“好”,这便同她一起进了琴坊。
忆柳替他斟了茶,但几人的心皆似热油上滚过一般,不知过了多久,直至夜深人静之时,才见有人匆匆进来,在阮元义身边附耳说了几句。
他白着脸道:“乾元殿走水了,端王所带兵力大多数死于火中,其余人或下落不明,或已被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