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爪机书屋>1986:学霸的黄金年代 > 第119章 公主楼的吸引力(第1页)

第119章 公主楼的吸引力(第1页)

拜访完高教授后,裴瑜走回被称为“公主楼”的号学生宿舍楼下。

虽然已经九月,但燕京还是很热,“秋老虎”依然凶猛。

宿舍里没条件装空调,小小的房间到了下午热得跟蒸笼似的。

很多学生受不了,纷纷逃离宿舍,跑到楼下的草坪上乘凉去了。

“公主楼”前的大草坪,不仅是北大学子们乘凉的好地方,还是一个方便新生破冰的社交场合,更是自信心被一点点碾碎的学生们的避风港。

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同学抱着吉他,弹着《敢问路在何方》、《朋友》,旁边的人跟着哼唱,还有人鼓掌叫好。

有的同学席地而坐,聊着天南海北,从家乡美食到高中趣闻,无所不包。还有几个文艺范儿的同学站在草坪中间,深情地朗诵着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或者食指的《相信未来》,引得路过的人驻足聆听。

不光是男同学们总爱在公主楼下晃悠,女同学们也乐于在公主楼下流连,仿佛整个北大的青春朝气都集中在了这块地方。

刚考上北大不久的新生们,和学长学姐或者同届大佬们接触几次后,很快就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比人与狗的差距还要大。这种感觉在学术讨论中尤为明显。

此时在北大就读的学生人数大约有八千人,这些精英们在考试上可谓不负盛名。

在“公主楼”下随便走走,就能遇到各省的高考状元或前三名,他们个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分数排名之高让人瞠目结舌。

不过,除了应试能力炉火纯青之外,许多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几乎一无所知。

特别是计算机系的新生们,他们的脑子里装满了高考知识和文学艺术,却没有留出一丁点空间给计算机软件、微电子或芯片设计这些专业领域。

这也怪不得他们,以这些新生的受教育环境来看,他们平时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到那么前沿的科技。

距离“公主楼”更远一点的地方,几个出生在大城市和高知家庭的新生正凑在一起聊着计算机相关的话题: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和北大微电子研究所,到底谁在集成电路研上更强?”

“银河-i亿次机已经投入使用了,长城ooch微机也研制成功了,现在我国的计算机产业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美利坚的硅谷自不必说,ib、dec、hp这些巨头牢牢占据着技术高地,日本在半导体存储器和大型机方面也有独到之处,dra占据了全球近o份额,西德在工业自动化和嵌入式系统方面表现突出,那我们呢?”

“如果现在要建一座集成电路工厂,选址是京海的漕河泾开区更合适,还是燕京的中关村更有优势?京海的工业基础较好,但燕京有中科院和高校的人才支持,哪个更重要?”

他们讨论得热火朝天,旁边路过的新生听了都悄悄绕道走,或者悄悄躲在周围偷听,生怕被叫住问自己的看法。

高考的知识体系里,从来没有教过集成电路的微米和微米工艺的区别,也没有讲过微内核和单内核的架构设计,更不用说美日半导体贸易战下的全球产业格局了。

新生们的无知在这些专业知识的讨论面前暴露无遗,不止是新生,高年级的理工科学生平时也没少吃苦头,面对那些看不懂的数学公式、复杂的电路图,还有像天书一样的代码,经常被大佬们问得哑口无言,自信心都快被打击没了。

到了“公主楼”下的这个避风港就不一样了。

这里文科生扎堆,当话题转向人文领域,这些学生们立刻又抖擞精神,争先恐后地加入讨论。

“《荷马史诗》应该比作华国的《西游记》还是《水浒传》?《西游记》有神话色彩,更像《奥德赛》的冒险叙事,但《水浒传》的群雄并起又有点《伊利亚特》的史诗感,你怎么看?”

“乔治·桑和缪塞的爱情故事是不是比她和肖邦的更浪漫?肖邦的音乐才华无人能及,但缪塞的诗意似乎更能打动乔治·桑的心。”

“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共性在哪里?个性又是什么?老子和柏拉图都强调‘道’或‘理’,但一个形而上,一个更偏向理性思辨,这算不算殊途同归?”

……

他们可以畅快地聊尼采说的“人”是什么,讨论《红楼梦》里贾宝玉有多痴情,或者争辩李白和杜甫的诗谁写得更好。

而且越是宏大的问题,越方便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比如:

“为什么德意志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把公元前oo年至前oo年称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那段时间,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这些思想巨匠几乎同时出现,是历史的偶然,还是人类文明的必然?”

……

这些问题一抛出,北大的新生们顿时像打了鸡血,争相表自己的看法。

其中有个来自苏北农村的机械系新生,凭借自己从高中时代囫囵吞枣读来的几本鲁迅杂文,硬是跟一个中文系的学姐争论了半小时《呐喊》的批判精神,赢得了一片掌声。

这一刻,他突然觉得自己今非昔比了,不再是曾经那个只会埋头刷题的乡下人,而是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体面人。

在理工科大佬面前频频受挫的高年级学生们,也能在这些人文话题中随时都插得上嘴,终于找回了自信,产生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于是愈热衷于在文科生扎堆的“公主楼”下徘徊。

甚至有学生在大佬面前频频受挫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不,干脆从理工科专业转系到文科专业里去?

在“公主楼”下的草坪上,那些关于哲学、文学和历史的讨论,似乎比芯片设计和算法优化更能让这群新生们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喜欢:学霸的黄金年代请大家收藏:dududu:学霸的黄金年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