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神色平静,缓缓说道:“诸位,我并非一时冲动,太子昏庸无能,四皇子心胸狭隘,若让他们中的任何一人继位,这大奉江山迟早要毁于一旦。
而怀庆公主,聪慧果敢,心怀天下,有经天纬地之才,若她能登上帝位,必能带领大奉走向繁荣昌盛。
至于朝堂和民间的阻力,我早已有所考量,如今云州叛乱,正是天赐之良机,只要能成功收复云州,平定叛乱,便有了足够的资本和威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届时,再联合朝中一些有识之士,共同为公主造势,未必不能成事,另外此事已经得到了监正、院长和魏公支持,王辅也未反对。”
前面说的只是一些道理,对杨恭的触动,远没有后面李皓报的几个名字管用。
怀庆的心腹将领到这里,赶忙也配合了起来,立马单膝跪地,抱拳道:“李先生所言极是,公主殿下贤德仁厚,实乃明主之选。
若能为公主效力,末将与麾下将士皆万死不辞!”
李皓上前将他扶起,说道:“将军快请起,如今我们都在一条船上,当同心协力,共谋大事。”
随后便看向还在沉默的杨恭,等他给自己一个答案。
良久过后:“明晖,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等便陪你赌上这一把?”
接下来就是寇阳州和曹青阳了,寇阳州是一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立马就答应下来,曹青阳便也无话可说。
事情已定,那就可以考虑夺取兵权的方法,最好手段就是擒贼先擒王。
那自己这里在高阶武力上,拥有着绝对的压制力度,寇阳州亲自出马来了一个万军丛中取上将级,将原有的指挥体系给团灭了。
李皓再跟杨恭带着人前来支援,顺理成章的在怀庆安排的内应配合下,接管了整支兵马,并将其带到了青州城中。
有了这支兵马守城,李皓也终于是能放心的,领着城内原本的守军,以及武林盟的人马向着云州进。
大军开拔之日,青州城内百姓夹道相送,他们深知此战关乎大奉的安稳,也关乎自身的安宁。
行军途中,李皓与曹青阳、寇阳州等人不断商议着作战细节。
根据探子传回的最新情报,云州城外的机关布置又有了新的变化,叛军似乎察觉到了青州军的动向,加强了防御。
“这杨川南倒是谨慎,把兵马全部囤积到了云州城里,还不断调整机关布置。”曹青阳皱着眉头说道。
李皓微微一笑:“他越是谨慎,越说明他心虚,只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打云州要兵贵神,因为后面的潜龙城才是最棘手的。”
曹青阳说道:“那攻城的事,恐怕就还得要靠你了,武林盟的人可干不了这事。”
李皓笑道:“放心吧,不会让你们去冒险的,而且这次攻城,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实际也损失多少兵马的。”
这话让曹青阳有些不明白,可见李皓没有进一步解释的打算,就暂时把疑问收回了肚子里。
十数日后,大军抵达云州城外百里,这一路除了遇到几次小规模试探外,堪称是一帆风顺,显然杨川南是坚定了死守云州城的心。
于是李皓也直接下令安营扎寨,先让士兵们休整一番,再来进行最后的决战。
等休整了两日,全军恢复了士气过后,李皓就重新领兵向前,一路稳扎稳打的扫平城外的机关布置。
最后花了将近七天,才算是真正走到了云州城下,然后李皓就开始直接安排攻城战。
攻城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围三缺一,正好经过上一次的筛选,大致可以判断,潜龙城就位于云州城的西北方向。
所以这攻打目标,就被定在了南门、东门和西门上,北门被放过了。
按照之前跟曹青阳的约定,攻城用的是青州士卒,他们直接扛着云梯,就向云州城起了猛烈的攻击。
当然了,第一波攻击不出意外的被打退了,连城墙上面都没能上去,就损失了数百人马。
这一天又攻了两次,李皓下令鸣金收兵,让士兵回营寨休息。
夜幕降临,云州城外一片寂静,唯有青州军的营地中灯火通明,与其余地方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
李皓站在营帐前,望着云州城的方向,心中已有计较。
接下来便是要用疲兵之计了,军营中的士兵们被派出了数队兵马,轮流在云州城外制造声响,或敲锣打鼓,或呼喊叫骂,总之要让城内的叛军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