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才太医已为她诊视,说她这是溺水受寒加上惊悸所致,未来两天恐将引发高热,稍注意些,每日让她喝点安神汤便好,另外除颈间那道伤痕,她周身未见其他创口,你可暂宽心。”
扶摇侧身,向德妃行了个礼,“多谢娘娘。”
“那么先让她睡一会,你跟我过来,我有话问你。”
连心被荣妃带走了,扶摇随德妃回到东偏殿,德妃径直坐到榻上,她刚一坐下,扶摇就跪了下去。
德妃对她这举动并不意外,端茶喝了口,便缓声问:“这会子你跪我做什么呢?”
扶摇抿唇道:“我知道我在御花园的举动很不妥,儿媳甘愿领罚。”
“你知道御花园是什么地方?”
“我知道。”
“你也知道宫里是什么地方?”
“……我知道。”
德妃沉默片刻,从榻上起身,走到扶摇面前蹲下。一只手抬起扶摇下巴,德妃注视扶摇的脸,扶摇却不敢直视娘娘的目光,扶摇垂眸,听见德妃轻叹:“你不适合宫廷。”
扶摇心道:这我也知道。
“刚才僖嫔来过,为弥补今日过错,她愿处死一只猫。”
“……”扶摇抬头,“就这样?”
“就这样?”效仿扶摇难以置信的口吻又说了一遍,德妃笑了声,摇头,“不,不只是这样。”她的笑倏忽敛住,冷声,“本宫告诉僖嫔,不必,是漪兰贪玩不慎掉进荷花池,是你鲁莽四处走动,与人无尤。”
扶摇的瞳孔骤缩,“娘娘,为什么?!”
德妃起身,回到榻边坐下,“你知道今日太子妃在御花园办赏花宴,会请你的妹妹,所以你才来我这里,让我带你进御花园是么?”
扶摇低头,就这事而言,确实是她对不住德妃。
“那你可知,太子妃是奉谁的命令办这场赏花宴?”
“听说是太后……”
“太子妃带漪兰走时,分别与你说明,是太后要见漪兰,为什么你不听?”
“我”扶摇皱眉,哑口无言。关心一个人,怕她受到伤害,事急从权,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德妃叹了声,又问:“难道你以为太子妃能有那么大的胆子,敢以太后之名诓骗于你?”
“不是的,我”扶摇本想说她是以为太子妃带连心去见太后,所以她才想跟着一起去见太后,就当做她难得进宫,想同太后请个安又有什么不可以?忽地,她眉心一跳。
“见太后……”她怔怔抬头,突然间浑身发冷,“娘娘的意思是……漪兰落水……是太后有意……”
想起湖心亭里那闲适喝茶的背影,一阵又一阵寒意袭入扶摇骨髓。
德妃见她想到关键处,语气微微柔下来,“你不要把漪兰当成那个没有任何倚靠,可以任人宰割的宫女,漪兰毕竟是费公的女儿,是你的妹妹,纵有过失,太后都不会真要她的命,至少不会用这种法子……”
扶摇心中一片茫然,“为什么?”太后为什么这样做?
让漪兰进宫、落水,只是为了给她一个教训?
“那得问漪兰。”德妃眉梢微挑,“她从选秀入宫到落选出宫前后不到一个月,究竟哪里得罪太后?”
“漪兰哪有那个本事……”扶摇苦笑,登时想明白所有。
无非是因为太子。
“那现在……”现在怎么办呢?她算是搅了太后的局吗?如果她未曾出现,太后会拿漪兰如何?
“现在,漪兰得先放一放了。”德妃叹气,放下茶杯,“倒是你,太后要见你。”
扶摇:“……”
第100章第100章仁宪皇太后博……
仁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来自蒙古科尔沁部,是昭圣太皇太后的侄孙女、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
顺治帝的第一任皇后是她堂姑,顺治十年,皇后被废,次年六月她便被立为皇后。
但这皇后尊位也没坐多久。
顺治十三年董鄂氏入宫,三千宠爱集于一身,顺治十七年董鄂氏薨逝,一年后顺治帝紧跟着驾崩,同年康熙继位,尊嫡母为仁宪皇太后。仁宪皇太后一生无子。
康熙二十六年,昭圣太皇太后驾崩,自此仁宪皇太后便幽居深宫,常年青灯古佛为伴。
德妃原想陪扶摇去宁寿宫,奈何太后点名只见扶摇一人,德妃只好殷殷叮嘱一番,打发一顶轿子将扶摇送到宁寿宫。
太后喜静,宁寿宫前连一丝鸟雀声儿都不闻,扶摇并非第一次来此,可在这样的情形下过来,四阿哥又不在身旁,着实有些畏惧。
永和宫盛嬷嬷扶扶摇下轿,轻声宽慰:“福晋别担心,万事记着娘娘的嘱咐,奴才就在这里等福晋。”
德妃的嘱咐无非是谨言慎行四字,除此还特别交代若太后问起今日相救漪兰之事,就老老实实认错。扶摇微微一笑,掩下不安,“谢嬷嬷,我记下了。”
盛嬷嬷前去叩门,不一会,东角门“吱呀”一声从内拉开,盛嬷嬷替扶摇递上牌子,那开门的嬷嬷便向扶摇蹲了个万福,侧身相让。
扶摇不舍地看了盛嬷嬷一眼,怀着万分忐忑地心情跨进去。
她在心中默念四阿哥,多念几遍,仿佛就不那么害怕。
哎,其实她根本无需害怕,太后难不成还会吃了她?
去见太后的一路,扶摇都在给自己做心里建设,然而当她以为自己已经把自己哄好,在见到太后的一刻,四肢却不听使唤地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