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爪机书屋>福晋金安(清穿) > 8090(第10页)

8090(第10页)

十三?

扶摇试探地把风筝往漪兰身前递了递,漪兰双手往前一伸,看眼爱新觉罗氏,忙又缩了回去。

这丫头,扶摇叹气,怎么还有小九九了呢?

第86章第86章其实漪兰没想要……

其实漪兰没想要这风筝。

去年因一个乌龙,她偶遇十三爷,秋游时,十三爷要教她放风筝,熟料漪兰放得比他好。

为了挽会面儿,十三爷就和她说起风筝的来历,这个漪兰倒是不知,便认真地听他说了一会。十三十四在街上随手买的几个风筝虽大却易破,放不了几次就会变成一堆破烂了,十三爷便道:“改明儿我给你拿一个宫里做的风筝,你可以一直放一直玩,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

彼时漪兰不屑一顾,没想到她回费都督府没多久,一个晴日里,府外忽然招招展展升起一个风筝。她立刻就想到十三爷,可惜风筝很快被护院给打下来,听说放风筝的人也被赶走了。

时隔数月,又一个风筝送到漪兰面前。

“漪兰,你想玩风筝吗?喏,去花园放。”扶摇把风筝递给漪兰,拉着爱新觉罗氏的手笑嘻嘻,“额娘,我们也去,我不玩,我在边上看。”

爱新觉罗氏看着这风筝总觉有些不妥,这风筝材质形制都不一般,绝非寻常人家之物,但四阿哥府毕竟也不是寻常地方,或许是与四阿哥或者扶摇有些交情的哪个王公贵族,见四阿哥不在府,便送了东西就走。

爱新觉罗氏不好多问,既然扶摇想看放风筝,她便也随她去了。

精美的风筝在四阿哥府上空放飞,下人们纷纷仰头张望。

府外,十四阿哥抱臂靠着青砖墙,实不理解他十三哥这是在做什么。

再美的风筝胤禵也早就玩腻了,见胤祥自个在前面站了半天也不说话,只顾自仰头乐呵呵地傻笑,胤禵不耐烦地催促:“好了好了,风筝给了,都放上天了,咱们也该走了吧?”

十三十四今年一个十三岁,一个八岁,个头却比同龄少年高出不少,这得益于康熙的耳提面命,皇子们不仅从小熟背四书五经,还早早爬马背练习骑射功夫,不止心智比寻常少年更加成熟,身型亦更挺拔健壮。

胤祥望着风筝自言自语:“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再放风筝……”

听了这话胤禵登时就是一声冷嗤,“十三哥,我说我陪你放,你又不肯!现在风筝都送人了,还放什么放!”

他拉着胤祥就往巷外走,“说好这次出来陪我玩,走走走!”

陛下亲征、太子监国,太子忙于政务,不大管束他们,胤祥胤禵这才有机会同老师称病告假,偷溜出来。原本他十三哥不肯,说得斩钉截铁,什么“就陪你出来一次,你须得答应我,回去之后用功习学,不得再有出宫的念头。皇阿玛走前特地令我督你勤学,四哥也再三叮嘱,叫我看牢你。”

结果,昨日出来之后,到这四阿哥府前,偶然知道乌拉那拉家的

人又住了进去,今日一大早,胤祥就踱到胤禵床前,手里抱一个风筝,悄悄问他:“十四弟,今儿出宫么?咱们早去早回。”

胤禵白眼都快翻上天。

这之后,又安安稳稳过了三个月。胤祥胤禵没再来四阿哥府打扰。

怀胎三月,扶摇的肚子开始显怀。冯太医每旬来请平安脉,皆道胎元稳固、母子无恙,瞒过怀胎的前三个月,扶摇方才去帖将喜讯告诉德妃。

很快,永和宫的掌事嬷嬷便来了,同行的还有奉命前来诊脉的两位太医。扶摇又让他们看过一回,都说脉象沉实,可保顺产。

德妃得到回禀,心中安定,便又着人快马加鞭去信告诉四阿哥。消息转瞬传遍宫苑,同时,也写到了每日发向西北前线的奏折上。

当四阿哥拿到信,已经是七日后,中军抵达昭莫多。当下已与准军交战过几次,清军战无不胜,士气正旺。

夜晚,四阿哥坐在火堆旁,手里拿着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夜里寒冷,胤禛双手都戴着鹿皮手套,隔着手套,他的手指慢慢伸到“扶摇”两个字上。

想象她挺着肚子闹脾气的样子,想象她在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象她定然不肯听话,定会偷吃太医叮嘱的忌食之物,又想到宗门太太也住府里,不知宗门太太能不能管住她。

康熙步出营帐,远远就看见四儿子独自坐在偏角,不与将士们一块,也不与兄弟们一块,胤禛自己架起个小火堆,除了眼前火光灼灼,四周一片漆黑。

望了片刻,康熙转步,抬手制止侍从跟随,向胤禛走去。

胤禛听见脚步声,转头看见皇阿玛,怔了一瞬,赶紧起身,单膝跪地请安。

康熙让他起来,黑狐皮的袍子一掀坐到旁边,看见胤禛手里握的信,笑:“你也是快做阿玛的人了,倒比你三哥还早一步。”

胤禛微微低头,嘴角噙笑。

“先前你让朕换掉锡特库,朕虽没换他,但封了个副将去他营中。竟如你所料,这人临阵冒进,险些使西路军落入准军包围。好在朕调去的副将阵前夺权,没教锡特库酿成大祸。眼下大局已定,不出十日定能歼灭噶尔丹。老四,你很不错。”

“皇阿玛曾训示禁任贰心之臣,儿臣自当恪守。”

康熙从未像今日这样,和胤禛坐得这么近说话。胤禛性子冷,对人总是淡淡,既不像胤褆胤礽从小被康熙寄予厚望,也不像老三老八十三十四。

老三老八是温顺,十三十四是热忱,只有这个老四,他是冷的。虽然他也会唤一声皇阿玛,虽然他也总低着头,但他这个人是冷的。

康熙不喜欢他这性子,太沉太闷,不知他什么时候是高兴,不知什么时候会发怒。孝懿仁皇后在时,康熙曾与孝懿仁皇后说起胤禛这性子,说他“喜怒无度,阴晴未有定时。”

孝懿仁皇后疼爱胤禛疼爱得紧,不许别人诋毁她儿子,连皇帝也不行,两人在殿中争辩,没想到,这句话就被胤禛听了去。那时胤禛只有七岁,一双圆溜溜的眼平静地望着天子,单膝跪地认错:“皇阿玛,额娘,都是儿子的错,儿子深夜梦魇……”

回想起经年种种,康熙叹气,早知孝懿仁皇后早逝,当年便是依了她的意,多夸几句胤禛好、胤禛乖、胤禛天上有地下无又何妨?

“你任户部行走仅一年,户部尚书却对你赞誉有加。这一年有什么收获,说与朕听听?”

胤禛微怔,倒非皇阿玛要听他禀事,而是在这夜里,他看见皇阿玛望着他的目光,不知怎么,似乎柔和了些许……

是因为皇阿玛目中那团火星么,让他产生错觉……

略微思量,胤禛谨慎开口:“回皇阿玛,户部乃机枢之地,儿臣历练其中……”

这一夜,胤禛和康熙说了近十年来最多的一次话。

扶摇还不知德妃是专程给胤禛去了封信,信中不仅告知扶摇有喜,还特意强调已叫太医上门请脉,确保无虞。而扶摇之所以将事情告诉德妃,也是寄期望于能先让皇上知道,宫里每日都会往前线发报匣,若皇帝很快知道了,那么四阿哥也会很快知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