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毕业后,她将自己的东西装在一个盒子,带出了这学校。
大学毕业后,她将盒子再度带进了学校,准确来说,学校附近的宿舍里。
她终于找到了装东西的盒子——美心的月饼盒。
这是小时候某一年中秋,大姨从羊城寄过来给她们一家的。
陈星打开来就看到了那个mp4,以及绕在上面的两只耳机线,已经旧得不能看了。她小心地拆开来,露出mp4真身,还找到了充电线。
在等mp4充电的同时,她再度回到了微信。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的好想跟她好好聊一次,聊聊过去,再聊聊现在。
只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她尝试着打字。
“在忙吗?”
犹疑了一秒,总算发了出去。
她翻了个身,11年了。
那回一起听过歌之后,她们自然而然地亲近了。
放学一起搭71路回家,一起听歌。
有这么一个学霸在身边,她自然而然也被影响了。
在车上,她们在后座上互相抽背英语单词,互相抽背语文的诗词短文。
陈星不懂的数学题可以问谢青黎,有问必答。
下了车,她们道别,分别走路回家。
隔天早上,她们约在公交站台,一起搭71路车上学。
初二那年,陈星认识了高一的谢清黎。那是她最开心的一年。
她升上了初三,谢青黎却离开了。
陈星的眼睛盯着那行[我已经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聊天了]一会,直到听到“叮”的一声。
“没有。”
陈星望着这两字,先是笑了,再叹一声。她趴着,手肘撑着床,继续打字:
“明天是几点的飞机呀?”
“九点。”
陈星望着这两字,抿了抿唇。
想去送机的念头浮起来,想到沈佳茵,又沉了下去。
对话框静了片刻。
突然,“叮”的又一声。
她拿过手机一看,居然是谢青黎主动捡起话题,递了过来。
“你回学校当老师了吗?”
陈星调整姿势,坐了起来。
“是的,大学读的师范。”
“让我猜猜,鹭岛师范大学?”
陈星唇边的笑容扩大:“猜对了。”
谢青黎回了一个笑的emoji。
陈星直接笑出了声,赶紧攥紧这条聊天的线:“那你是做什么的?”
“我算是在it行业里工作吧。”
隔行如隔山,何况陈星这职业是比较封闭的,她对it行业的了解仅仅是程序员之类,职业对于有些人来讲也很私人,她也不好追问下去。
陈星轻轻咬唇:“让我也来猜猜,新加坡国立大学?”
之前她们一来一去几乎是秒回复,这次对面却稍微久了点。
“猜对了。”
“你怎么能一下子就猜到了?”
陈星笑,笑意却渐渐地淡了下去。
升入初三的那天,她在公交车站台没等到谢青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