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了军帐,果然远远瞧见军营外头不远处停着一辆牛车,旁边除了甲士,还站了两名女子。
其中一人自是阿津,另外一个……
陈素的心不自觉跳得快了一些。
那少女正背对着他与阿津说话,似乎是阿津对她说了什么,后者转过身,看见陈素,便对着他嫣然一笑。
“拜见公主。”陈素走过去,郑重行礼。
“子望何须多礼!”刘桢笑吟吟地亲手去扶他,二人相视一笑。
跟在后面的张与前和孙益看着“艳福不浅”的陈素,各自张大了嘴巴。
仗着交情不错,张与前厚着脸皮蹭过去,“子望,你不介绍一下吗?”
陈素迟疑了片刻,他不知道刘桢愿不愿意让他们知晓自己的身份。
他还在犹疑之际,刘桢却已经大大方方地笑道:“我姓刘,子望在军中多得你们照顾了,我们两家乃是世交,他就如我兄长一般,我代他多谢二位了。”
这么一位美丽的少女对自己言笑晏晏,纵然孙益再不喜欢陈素,也不可能对刘桢发脾气,更何况他断定刘桢身世不凡,定是哪家公卿大臣的女儿,当下对陈素就越发羡慕嫉妒恨了,面上却还得扯出笑脸道:“小娘子何须如此客气,子望与我有同袍之谊,他行事谦逊有度,我自然会多加照顾他的。”
我呸,还同袍之谊,你平时不给他下绊子就不错了!张与前暗暗想道。
刘桢听了孙益的话,只笑不语,这时候身旁的阿津出面道:“二位若是无事,还请自便。”
言下之意就是赶人了,张与前倒还没什么,孙益就有点恼怒了,又忌惮对方的身份,不愿就这么被赶走,便拐弯抹角地问:“不知贵居何地,改日有空,也好登门拜访!”
阿津依旧带着笑容,嘴角却隐隐露出轻视之意:“渭水之南,便是吾家娘子的家。”
待到车驾行远了,孙益和张与前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孙益回过神之后,不由有些恼怒,北军武库令一职虽然谈不上位高权重,但在军中也算肥差,从未被人如此轻视,何况还是被一个婢女轻视,她家主人就站在旁边,竟然也不制止,询问来历竟然也不直言,还打谜似的说什么渭水之南,不就是公卿之女吗,真把自己当成公主了?!
他见张与前还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喃喃自语,便不怀好意推了他一把:“何事想得如此入神?”
“我知道了!”张与前被他一推,却拍着巴掌喊起来。
孙益恼怒:“嚷嚷什么呢!”
张与前有点语无伦次:“那小娘子,我知道是何来历了,渭水之南!”
孙益狐疑:“是何来历?”
张与前有点激动:“渭水之南不就是长安,以长安为家的贵女,还会有谁?”
孙益先是一愣,然后整张脸都变色了。
长安长公主?!
孙益想到刘桢那句“世交”的介绍,顿时觉得整个人都要不好了。
陈素原来不仅和许王交情好,和长公主的交情也很不错?
自己刚才还对他说那些怪话,他会不会一气之下,在公主面前告黑状啊?
完了完了!
孙益仿佛看到了自己一片黑暗的前程。
——
作者有话要说:注:驸马是历史上西汉才有的名词,秦代之前是没有的,这里用上了先。
第75章
车厢不是很大,坐了刘桢与阿津,如果再要加上陈素的话未免勉强,陈素就跟在牛车旁边一道走,不时与护车的甲士说话,直到车驾入了城,刘桢从车上下来,吩咐车夫和甲士先回去,自己则带着阿津与陈素一道在城内的街道上走。
“子望,我先前不知你到了咸阳,直到看见你给我送的物事,多谢你。”
“不必客气,你如今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自然也很多,那些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你喜欢便好。”陈素温和地道。
二人虽然不常见面,但书信联系却不曾断过,先前刘楠还与陈素一道在军中时,刘桢给刘楠寄东西,每次都会多备一份给陈素,而陈素也都会回礼,有时候是当地的吃食,有时候又是一些小巧的玩意,虽然谈不上值钱,却都能看得出用心,后来刘远入主咸阳城,又登基称帝,刘桢成为公主,东西不便直接送入咸阳宫,这才渐渐少了。
故而如今重逢,倒也不见生疏。
陈素笑道:“今日既然出来了,就由我作东请你吃饭罢。”
刘桢故作不满:“怎么不是我请?算起来我才是东道主啊!”
陈素也不与她争,只笑道:“那好罢,这顿就由你来,下次我再请。”
刘桢笑嘻嘻:“莫要小看我,当初你与阿兄寄给我的那些钱,我到现在还攒着呢,请你吃个几顿是绰绰有余了。”
陈素这才有些惊讶:“那些钱你还留着?”
刘桢:“自然还留着,装了足有半匣子呢,可惜后来你们不寄了,不然我就有一匣子的钱了。”
陈素:“你怎么不用掉?”
刘桢摊手:“先时在咸阳城,用的是郡守的用度,后来又有了公主俸禄,所以就一直用不上。”
陈素失笑:“也是。”
说话间,三人进了九市里颇不显眼,环境却极为清幽雅致的一间食肆。
刘桢诧异:“你来咸阳不过月余,怎么会知道这个地方?”
这间食肆在九市边上,两条闾里的交叉,位置有些偏僻,刘桢虽然在咸阳城的时日不短,却不经常逛街,如果不是陈素带路,她绝对没法找到这里来。